永远的家园 - 中同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查看: 6223|回复: 7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屈原是-

[复制链接]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跳转到指定楼层
1楼楼主
发表于 2009-2-9 18:47:25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屈原是不是-的问题,最早是在1944年由孙次舟教授提出的,当时就曾引来一通狂轰滥炸。之后有楚辞专家之称的闻一多先生站出来支持他的观点,并对这一观点的历史文化背景做了进一步的说明。
  摘录部分闻一多先生的论述::“孙次舟以屈原为弄臣,是完全正确地指出了一椿历史事实。”在科举尚未施行的战国时代,文学家没有-的社会地位和生存条件,他们只有依附于当时的国君与贵族才能生存,即成为“文学弄臣”。
  当时各国间战事频繁,“忠君”远非时尚,“朝侍楚君,暮为秦僚”并不会招致非难,即使象提出“忠”与“孝”的孔子本人也频繁地周游列国,并不因不能专事鲁君而自愧。再说战国时代盛行崇尚男风,人们并不以此为惭,所以屈原在诗歌中自称“美人”,对自己的仪表多有夸耀,在诗句中对同-情作大胆表白,并不出奇。
  
  闻一多先生爱不爱国,这个问题就不用再说了吧。看了大家的讨论,有人将讨论屈原是不是-的问题上升到是不是爱国的层面上,眉儿认为,着实过了。
  
  首先,这是两个问题。其次,没有人说屈原如果是-,他就不是爱国主义jing神的杰出榜样了。我们崇敬他,也不能由于他的性取向有争议,就有所改变。回顾历史,古代中国,甚至古希腊,对-的包容,都远远超过现代社会。我们看历史问题,一定要将其放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背景下,不能以现在心度过去事。而且,即便是现在,西方社会对-的态度也渐趋认同,我们应该慢慢转变这种视其为洪水猛兽的心理。
  
  总之,一句话,屈原是不是-,可以争鸣,可以讨论,再伟大毕竟他也曾是个人。学术问题,就要在学术范畴内进行讨论,不要上纲上线,不要将其与爱国主义问题牵涉到一起,这样容易使问题拐入偏巷,有百害而无一利!这也绝不是眉儿希望看到的。

昔三后之纯粹兮,固众芳之所在;
  杂申椒与菌桂兮,岂维纫夫蕙芷;
  彼尧舜之耿介兮,既遵道而得路;
  何桀纣之猖披兮,夫唯捷径以窘;
 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,路幽昧以险隘;
  岂余身之惮殃兮,恐皇舆之败绩;
  忽奔走以先后兮,及前王之踵武;


1944年9月,著名古典文学家孙次舟教授在《中央日报》发表文章《屈原是文学弄臣的发疑》,指出了屈原的-者身份,在当时文坛引起不小的轰动,并遭到多人围攻。孙次舟教授又撰文《屈原讨论的最后申辩》,坚持自己的观点。作家朱自清同意孙次舟的观点,并请著名诗人、楚辞专家闻一多教授主持公道。闻一多1945年在《中原》杂志发表《屈原问题》,肯定了孙次舟的重大发现:“孙次舟以屈原为弄臣,是完全正确地指出了一椿历史事实…”
他们是在王逸、朱熹的“夫妇君臣之喻”的观点上发挥并引申,认为《离sao》这部作品中隐喻了太多女性成份。那么我们来欣赏《离sao》中的一段吧:
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;
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,謇朝谇而夕替;
既替余以蕙纕兮,又申之以揽芷;
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尤未悔;
众女疾余之蛾眉兮,谣诼谓余以善yin;
固时俗之工巧兮,偭规矩而改错;
背绳墨以追曲兮,竞周容以为度;
忳郁邑余挓傺兮,吾独穷困乎此时也;
宁溘死以流亡兮,余不忍为此态;
鸷-之不群兮,自前世而固然;
何方圜之能周兮,夫孰异道而相安;
屈心而抑志兮,忍尤而攘诟;
伏清白以死直兮,固前圣之所厚。

在这段赋词中,描述自己早晨在朝廷上受到指责,傍晚就被罢免了官职,“謇朝谇而夕替”以致情绪非常低落和困惑,心情极为痛苦。尽管如此,自己仍然不肯同流合污,“宁溘死以流亡兮,余不忍为此态;”对美好事物的选择也不后悔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”。其中特别提及“众女嫉余之娥眉兮,谣诼谓余以善yin”。所谓“众女嫉余”,表明屈原眉毛弯如月,身材修美,风流倜傥,曾一度遭到王公贵族及其嫔妃女眷的嫉恨,一时谣言四起,说他“善yin”。在最后一句“伏清白以死直兮,固前圣之所厚。”他阐明自己清白做人的态度,以不愧对先人。

1944年9月,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孙次舟教授在《中央日报》发表文章《屈原是文学弄臣的发疑》,指出了屈原的-者身份,在当时文坛引起一片哗然,并遭到多人围攻。孙次舟又撰文《屈原讨论的最后申辩》,坚持自己的观点。作家朱自清同情孙次舟的观点,并请出著名诗人、楚辞专家闻一多教授主持公道。闻一多次年在《中原》杂志发表《屈原问题》,肯定了孙次舟对屈原的发疑是楚辞研究的重大发现:“孙次舟以屈原为弄臣,是完全正确地指出了一椿历史事实……”闻一多进一步阐明了此说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:在科举尚未施行的战国时代,文学家没有-的社会地位和生存条件,他们只有依附于当时的国君与贵族才能生存,即成为“文学弄臣”。当时各国间战事频繁,“忠君”远非时尚,“朝侍楚君,暮为秦僚”并不会招致非难,即使象提出“忠”与“孝”的孔子本人也频繁地周游列国,并不因不能专事鲁君而自愧。再说战国时代盛行崇尚男风,人们并不以此为惭,所以屈原在诗歌中自称“美人”,对自己的仪表多有夸耀,在诗句中对同-情作大胆表白,并不出奇。

  屈原的故事由于记载的间断而有失真实,但根据有限的史料还是不难构筑其生平。他盛年时丰姿秀美,才华超群,深得楚怀王的宠信,除了任官三闾大夫以侍奉内庭外,还被委以外交重任。后来由于列靳尚之流争宠于楚怀王,中伤屈原。屈原清高的人品使他难以随波逐流,以致哀怨难平,愤而投入汨罗江。  屈原的作品是其情怀的最好写照,请看他在《抽思》中的表露:

  结微情以陈词兮,矫以遗夫美人。昔君与我诚言兮,曰黄昏以为期。

  诗人与怀王以身相托,两情相怡,与后来女词人朱淑真之“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”之表达同出一辙。然而,怀王的移情使诗人哀伤不已:怨灵修之浩荡兮,终不察夫民心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,谣诼谓余以善yin。

  灵修是古时女子对恋人的专称,屈原以此称呼楚怀王,同性间之爱情已一目了然。“浩荡”其爱在今日看来就是指有多个性夥伴,再贤明的大臣也会认为国君如此乃是天经地义,屈原更没有理由对怀王的“滥交”感到愤愤不平。宫中之女并无-权力,应该说与屈原不会有-上的利害冲突,但她们嫉妒诗人的美貌,为争宠于楚怀王而不惜对诗人造谣中伤,可见屈原与怀王之间并非一般的君臣关系,而是带有-的成份。待到屈原后来创作《离sao》时,盛年已过,色衰而爱弛。

  泊余若将弗及兮,恐年岁之不我与。朝搴仳之木兰兮,夕揽洲之宿莽。

  日月忽其不湮兮,春与秋其代序。惟-木之零落兮,恐美人之迟暮。

  这里是诗人对昔日风华的怀念与对青春逝去的哀叹。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,忍而不能舍也!指九天以为正兮,夫惟灵修之故也。初既与余成言兮,后悔遁而有他。余既不难夫离别兮,伤灵修之数化。

  屈原怨怀王移情别恋,其无奈之感与梅妃怨唐明皇别情杨贵妃一般。京剧大师程砚秋演《梅妃》,唱词有“初不信水东流君王他薄幸,到如今方知道别处里恩新”,言辞虽异,表达的却是同种哀怨。虽然怀王能“浩荡”其爱而无所顾忌,屈原对怀王的感情却一往情深:

  阖中既以邃远兮,哲王又不寤。怀朕情而不发兮,余焉能忍与此终古!

  诗人仍是情深意笃,但一厢忠贞却无以抒发,而清高的个性又使他不屑卷入争风吃醋、尔虞我诈的宫帏之角,终于受到排挤和放逐,以致积郁难平,投江而死,写下了中国文学史上光辉而凄美的一页。


屈原与楚sao意象
  
   身遭放逐的屈原在荒凉的湘楚之地渡过他一生最失望的时光后,终然“从彭咸之所居”而“不毕辞而卦渊兮”,自沉于汨水。“孔子厄而作《春秋》,屈原放逐乃赋《离sao》。”太史公谓发愤而有所作为乃中国前贤的心理背景。与其说是造就这位伟大的现实的-漫主义诗人是屈原天才的展显,不如说是那个时代的昏庸黑暗的-,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,自强不息的刚健jing神造就了这样一位天才的追求理想与光明的爱国主义诗人。想屈原当年乃一介逐臣,苦求世主之重用,虽显赫一时却终归于寂寞与凄惨,不期今后竟获巨大哀荣。
   “正声何微茫,哀怨起sao人”(李白《古风五十九首》之一)。在风雅寝声、礼崩乐坏的战国末时,以屈原楚sao郁起南国,消解儒家“致中和”的审美理想,发愤以抒情的审美意象,此乃逸响伟辞,卓绝一世。
   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
   屈原是一个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和现实的理想主义者。对于短暂即逝的人生持有谨慎敬畏的态度,战国末时,方术求仙之事孳起,儒家强调始与生之一端之强然关注尘世之人事,“未知生,焉知死”、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、“君子终日乾之,夕惕若厉”,儒家试图在此岸世界中“立德、立功、立言”(《左传?襄公二十四年》)来实现人之终极关怀。屈子位居左徒,“入则图议国事,以出号令,出则按遇宾客,应对诸侯”的关系,对中原文化,应该相当熟悉。史传屈原曾两度出使齐国,齐国稷下学宫为全中国学术中心,屈原对于中原的儒家文化应多承熏染。屈原对于现实,持儒家圣人的治世目标,执着追求全国统一的-理想,总不忘点明自己在道德上讲求忠信,仁义的高贵品质。“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”(《论语?卫灵公》)正是这种刚健jing粹的中庸思想,使得屈原在执著追求人生的永恒、人生的价值、人生理想的不免时刻感到迫感、危机、畏惧感,也正是因为这种畏惧感使得屈原永远存着一种刚健jing粹的奋斗jing神,“纷吾既有此内美兮,又重之以修能”。屈原有着强烈的主体意识,自己禀有圣人才具有的垂范于后世完善人格,“芬与泽其杂揉兮,羌芳华自中出。”(《九章?思美人》)。屈原的降世也是得乎阳阴之中,是太阳神与月亮神的jing神后裔,这种美好的出身使屈原一生永远值得自豪,“帝高阳之苗裔兮,朕皇孝曰伯庸,摄提贞于孟陬兮,惟吾庚寅以降,皇览揆余初度兮,?赐余以嘉名,名余曰正则兮,字余曰灵均。”屈原的降世也就意味着一个重整乾坤的机遇的再现,诗人并时刻流-这种自豪感。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一生执著于现世时空,“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” (《论语?述而》),其-宰予当昼而寐 ,孔子痛心疾首,而斥责道“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 也”(《论语?公冶长》)。屈原深感自己肩负着重整乾坤的责任,恐惧乎身之不修,“扈江离与辟芷兮,纫秋兰以为佩。”“退将复修吾初服”,时光如正逝水,孔子站在河边发出感叹: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!”屈原亦哀叹时间的流失,珍惜现实时光,希望在 此岸 世界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,以求“不朽”,“汩余若将不及兮,恐年岁之不吾与,朝搴?之木兰兮,夕揽洲之宿莽。明忽其不掩兮,春与秋其代序,惟-木之零落兮,恐美人之迟暮”、“老冉冉其将至今,恐修名之不立。”
  鸷-之不群兮,自前世而固然
   屈原是一个愤世疾俗的理想主义,他不肯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,出淤泥而不染,那些小人“?规矩而改错,与宁溘死以流亡兮,余不忍为此态也。”他永远愿流亡也不肯与群畜同列而“背绳墨以追曲”,身在黑暗现实中,有谁会理解这位执著追求人格完善与达成高远理想的诗人,然世俗的群畜结党营私,勾心斗角,争权夺利,群畜并不以国家与民族为念,嫉贤妒能,不以修身为任,苟且逸乐,以己之心度君子之腹,屈原亦深知“人之不己知,而不愠”的儒家信仰,然现世中的群畜并不以此为信仰,“羌内恕已以量人兮,各兴心而嫉妒。”世俗的群畜鱼肉百姓,不以民生之艰辛为重,不察民心,残害忠贤,积毁销骨,漫布谣言,“谣逐谓余以善yin”,屈原心痛于楚王不辨忠良,听信jian臣之谗言,见异思迁,世俗之群畜之言“变白以为黑兮,侧上以为下。”屈原总忧叹世无明君与忠臣,在屈原那一个时代,是没有一个人能理解他的。
   ?直博謇而好修反而亡身。屈原亦并未去国易主,而是眷恋故土,生死以为之,与为逋客,宁作累臣,终究自沉汨渊,仇恨、厌恶地离开了那一群迫害他与驱逐他的庸主jian臣贼子。
   自强不息的刚健jing神、与黑暗现实以及对个人人格完善与达成崇高理想之执著追求,造成屈原这这个伟大的楚国诗人,也造成与儒家礼乐文化“致中和”相映生辉的“发愤抒情”审美jing神。
  惜诵以致愍分,发愤以抒情
   屈原在《九章?惜诵》中写道:“惜诵以致愍兮,发愤以抒情。”“发愤抒情”,是为屈赋创作之原则。“离sao者,离忧也。”(《史记?屈原列传》)“离sao”本是楚地方言,盖指牢sao愤懑,抑郁懊丧的情态,屈赋之作多是在宣泄这一久郁于心而无处诉说的大感慨,大烦闷、大牢sao。所谓“发愤抒情”就是“此人皆意有所郁结,不得近其道,故述往事、思来者。”此创作方式,源于诗人心理之内驱力,在此一动力支配下,诗人不执著于外物,而转向内心的想象运动,在想象的幻境开展过程中,诗人一边反观内视,一边从容体验,内心郁结的愤懑逐步宣泄,jing神获得自由伸展,心理归属于平衡而获得满足。楚sao之意象盖自此生,一股忧愤,仇恨,突破礼义规范的铁闸奔涌而去,化为狂放不羁的想象而入于幻渺的神游之境,抒发的是一己的人生感慨,获得的是个体的jing神自由。它本身就是意味着跟现存社会秩序与理性规范的冲突,本身就是反“中和”。
   楚sao意象强调主体内在美质的外扬而不借假于外物。“芳与泽其杂揉兮,羌芳华自中出。纷郁之其远承兮,满内而外扬。”此体现出诗人强然的主体意识,诗人本身就是垂范于后享有完美人格的天才,“份吾既有此内美兮,又重之以修能”,屈原从不感到什么人格缺失,他有一种莫大的优越感与自豪感,然而时世混浊,“人心不可治”,“国人莫我知”,把他推寂寞无援的孤独处境,罪责在环境而非自我,“sao人”秉性傲岸,内心充满着不被理解的悲壮之气:“举世皆浊我独醒,众人皆醉我独醒”,“鸷-之不群兮,自前世而固然,何方圆之能固兮。夫孰异道而相安”宁可以一死明志,也不肯俯首贴耳卑躬屈膝与世俗同流。屈子辞赋,字里行间流露着的正是这种遗世-的人格的焕发的感人力量,与一味追求个体与社会群体HX的诗乐相比,反差何其鲜明!屈原毕竞就是屈原。
   屈原的神游只是为求取瞬间安慰而重新积聚改造现实的jing神力量,刚健不息的屈原明知此一逍遥神游理想不可久恃,故既向往“逍遥”又以逍遥为可悲,屈赋之中,几乎篇篇都奏响着逍遥――幻灭,幻灭――逍遥两极情或相互交迭的不HX音。
   “心犹弦而狐疑兮,欲自适而不可。”《离sao》
   “愁惝 常悲分,翩冥 不可娱。”《九章?悲回风》
   舒忧娱哀兮,限之尤大故。《九章?怀河》
   每当屈子写到欲升逍遥之境时,总不忘这只是权宜之计;“聊逍遥以相羊”,“聊假日以愉乐”,“聊浮游以求女”(《离sao》)“登大 以远望今,聊以舒吾忧心。”(《九章?哀郢》)。此“聊”,即姑且意之,实表示屈原执着于现实时空,执着于俗世事功的人生态度。屈子强烈眷恋人生,“恐年岁之不吾与”,“恐修名之不立”“望崦嵫而勿迫”,“恐鹈 之先鸣”,一种现实时间的紧迫感,竟成为一大恐惧,时刻煎熬屈子心灵。正是因为此,逍遥神游,并不是屈原理想之归宿,想象的自由,是为对现实不自由的抗议,对现实不自由的短暂补偿。
   现实中的屈原持着儒家圣人治世的理想,执著追求国家的繁荣昌盛,统一全国-理想,屈原有着忠信、仁义的高贵品质,然不见容于现实,追求受挫,屈子历难的逍遥之神游之幻境,两种理想相缠结,相迭相递,展现出登天不成下地无望的绝大孤独,绝大痛苦。由此屈赋的文辞也在奇心荒诞中,呈现反复、缠绵,冲突不已的情绪色彩。而这,恰恰sao体之所以为sao体之独特处,恰之sao体之所以为后世文人倾心处。因此每当社会历史转折关头,敏感的土人总不忘返顾楚sao传统,并借以否定旧的理性结构而呼唤新的理性。


他确实是词写的很好,用词都很华丽,称为文学家没什么异议。
  但是为什么被称为伟大的爱国者,我一直搞不懂。他生前整天的发牢sao,说别人都糊涂,就他自己是一个明白人,整天说自己品行高尚,别人都是下流龌龊,可是也没听说他作过什么。好像别人陷害自己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发牢sao,什么也不用做了。知其不为而为之,方显男儿英雄本色。司马迁受刑后也没有绝望,而是一直努力奋斗,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,写成《史记》,他文章写的这么好,除了发牢sao以外,什么也没作,还被称为爱国者,真是怪了。
  在我看来,真正的爱国者应该是象文天祥那样的,虽然也是文官,可是毫不气馁,抗战到底,那才称得上是伟大的爱国者。向屈原那样的,只是几个无聊文人在yy而称其为爱国者,因为爱国很简单,只要发发牢sao就可以,而发牢sao正是无聊文人的习惯,这样有来了先例那么他们只要靠发牢sao也就可以明垂青史了,而且还会被冠以伟大两个字。

关二哥怎么就被评为忠义千秋武圣人了呢?只要有人帮着炒做,叫什么都不希奇。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17-10-9 22:40
  • 签到天数: 335 天

    连续签到: 1 天

    [LV.8]以坛为家I

    推荐
    发表于 2009-2-12 03:29:11 | 只看该作者
    无聊的人果然相当的多……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郁闷
    2024-3-20 17:50
  • 签到天数: 1261 天

    连续签到: 1 天

    [LV.10]以坛为家III

    推荐
    发表于 2009-2-9 22:40:22 | 只看该作者
    这个东西,人都死了,还是个名人,就不必老是搅扰人家了。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推荐
    发表于 2009-2-10 04:09:50 | 只看该作者
    太具有文学色彩了 看了头都疼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19-6-19 08:04
  • 签到天数: 12 天

    连续签到: 1 天

    [LV.3]偶尔看看II

    推荐
    发表于 2009-2-11 19:05:58 | 只看该作者

    这算是牛叻还是扯叻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19-6-19 08:04
  • 签到天数: 12 天

    连续签到: 1 天

    [LV.3]偶尔看看II

    推荐
    发表于 2009-2-11 19:06:34 | 只看该作者

    这算是牛叻还是扯叻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13-5-28 22:59
  • 签到天数: 6 天

    连续签到: 1 天

    [LV.2]偶尔看看I

    推荐
    发表于 2009-2-9 19:36:21 | 只看该作者
    太长了 .........纯支持下...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2015-10-12 23:26
  • 签到天数: 44 天

    连续签到: 1 天

    [LV.5]常住居民I

    推荐
    发表于 2009-2-9 22:09:25 | 只看该作者
    是哦,同感,真长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手机版|Archiver|永远的家园 – 中同

    GMT+8, 2024-5-3 12:03 , Processed in 0.447214 second(s), 21 queries , Gzip On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   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